手足癣作为一种由皮肤癣菌侵犯指间、趾间、掌心或者足底等部位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皮肤皲裂:如果患有手足癣后,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不注意洗脚,或者经常穿不透气的鞋子等,可能会导致真菌感染加重,从而引起皮肤皲裂的情况。
毛囊炎:手足癣会造成皮肤出现小疙瘩、水疱等情况,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引起毛囊炎。
甲癣:如果手足癣的症状较严重,真菌可能会感染甲床或甲板,从而引起甲癣。甲癣一般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浑浊、表面凹凸不平、萎缩等。
甲沟炎:如果患有手足癣后,不及时治疗,真菌可能会感染甲沟,从而引起甲沟炎。甲沟炎一般表现为甲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化脓等。
足癣:如果手足癣较严重,真菌可能会感染足部,从而引起足癣。足癣一般表现为皮肤角化、增厚、脱屑、糜烂、干燥等。
脓疱:如果手足癣症状较严重,真菌感染至皮下组织,可能会形成脓疱。脓疱一般表现为丘疹、水疱、脓肿等。
细菌感染性疾病:
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疹”,是由于化脓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丹毒: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中型或细小淋巴管引起,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称为“流火”。
急性蜂窝组织炎:一种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可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可发生在皮肤较浅的部位,也可发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间的较深部位。
癣菌疹:指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过敏反应。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越大。癣菌疹的类型包括汗疱疹型、丹毒样型、丘疹型和湿疹型。
此外,如果患有手足癣且不注意个人卫生,还可能导致局部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等情况。
综上所述,手足癣的并发症多种多样,且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一旦确诊手足癣,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